蜀ICP备12019387号-1 Powered by 帝国CMS 4.01
2019年11月26日,中国目前唯一的职业拳王徐灿在美国印地奥成功卫冕了自己的WBA世界金腰带。笔者从赛事地返回国内后观看央视的电视转播复盘,再次看到了电视屏幕上写着“WBA次最轻量级”几个字,而国内的很多报道都在用羽量级这个称呼。职业拳击的级别到底是怎么称呼,怎么翻译呢?实际上这个“次最轻量级”的中文表述到底是谁翻译的,怎么来的,已经不太可考。以前业余拳击有自己的一套叫法,现在也已被淘汰不用,全面向职业拳击靠拢了。而在旧有的职业拳击里,蝇量级、羽量级这种名称分类,最年轻的也已经有了110年的历史。职业拳击男子有八个基础级别,也被称为原始八。按照一开始的分类,分别是:重量级200磅+、轻重量级(175磅)、中量级(160磅)、次中量级(147磅)、轻量级(135磅)、羽量级(126磅)、雏量级(118磅)、蝇量级(112磅)。其余的9个新级别都是在这8个级别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。这八个级别都有其历史渊源,比如关于重量级最早的规定,可以追溯到1738年,即清高宗乾隆三年。当时根据布劳顿规则,达到160磅的拳手就可以参加重量级的比赛,19世纪的很多拳王都不超过180磅体重。后来随着人类营养的提升,体重增加,沃克-劳在1920年提出了175磅以上才能称为重量级的观点;1979年,WBA规定只有达到190磅以上才能是重量级冠军。而2003年又改革为200磅(90.71公斤)以上,才能参加重量级拳王的比赛。初级八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,之所以提到这些,主要是想强调,拳击的级别名称是有历史沿革的,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。它们中最晚出现的一个蝇量级,也早在1920年就被固定下来了。在1909年以前,羽量级以下都被称为蝇量级。1910年,英国才将118磅定BANTAMWEIGHT雏量级的上限。1920年沃克-劳规定了蝇量级FLYWEIGHT不能超过112磅。本文还想说的是,目前四大组织之间对于17个男子职业拳击级别的叫法有两个不同的体系。其中WBC/WBA是一个体系的叫法,而IBF/WBO则是另一个叫法(仅有一个级别不同)。但是没有一个叫法能翻译出“次最轻量级”这个词的。WBC/WBA的分类是在所有的基础级别上,都上升一个级别,加重量并在原有级别称谓前加SUPER这个词,变成超XX级。所以诞生了超轻量级(140磅)、超羽量级(130磅)、超雏量级(122磅)和超蝇量级(115磅)四个级别,此外有两个级别加了LIGHT轻这个词,变成了轻重量级(175磅)和轻蝇量级108磅。至于WBO和IBF,则是在基础级别上向下降一个磅数,在原有的称谓前加JUNIOR这个词,一般国内翻译成次XX级。105磅这个级别的叫法经历过很多的演变,WBC在此之前一直在用STRAWWEIGHT(草量级)这个说法,WBO在2006年之前,也是如此。2012年熊朝忠夺取WBC世界拳王后,WBC一律改为了现在的叫法MINIMUMWEIGHT被翻译为迷你轻量级,WBO/IBF目前则称为MINIFLY,即迷你蝇量级。级别和重量是息息相关的,要分清职业拳击的级别,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。职业拳击起源于英国,所以采用的是英制磅和盎司作为自己的度量衡。目前在各大组织,除了IBF世界之外,其余三大组织都会使用英制和公制换算进行标注。而业余奥运体系的拳击,则是使用公制——公斤和克数来进行标注分类。返回到中文翻译,比如在WBC和WBA,200磅的拳手有个特殊名词CRUISERWEIGHT,IBF也认可这个官方称谓。CRUISER这个词原意是巡洋舰,指在舰队中配合主力战列舰的次重量级的战斗舰只。而在WBO,这个级别称作JR.HEAVYWEIGHT。这个级别是1983年WBA率先改革,将之和重量级分开的。这两个名字翻译到中文,目前都约定俗成地使用了次重量级,属于中文名称相同,英文不同。可是在其他的级别上,却出现了不同的混乱。比如108磅,在WBC/WBA叫做轻蝇量级LIGHTFLYWEIGHT,而在IBF/WBO叫做次蝇量级JR.FLYWEIGHT。但是这还不是混淆得最严重的:115磅WBC/WBA叫做超蝇量级SUPERFLYWEIGHT,而在IBF/WBO叫做次雏量级JR.BANTAMWEIGHT。崩溃的地方来了,作为初级八之一,原本147磅WELTERWEIGHT是在中量级下的一个级别,一般被约定俗成地翻译成次中量级。但是,IBF的154磅写作JR.MIDDLEWEIGHT,按照我们这之前说过的字面翻译方法,也应该是次中量级。但是这俩明明差了一个7磅的级别呢。那么IBF是怎么来翻译的呢?询问了IBF中国区后,得知他们将147磅的WELTERWEIGHT翻译成了轻中量级,而154磅JR.MIDDLEWEIGHT则是次中量级。也就是说,WBC和WBA中文中的“次中量级”是147磅WELTERWEIGHT,而IBF和WBO的次中量级则是154磅JR.MIDDLEWEIGHT。中文名称相同,却是不同的重量级别。当然,国内也有人将WELTERWEIGHT翻译为沉量级或者层量级,如果使用这个称谓的话,确实可以很好地分辨,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。正因为如此,笔者一般撰写稿件,都直接写磅数来分辨级别,而不是中文名称。即徐灿获得了WBA126磅世界正规拳王金腰带,或者徐灿获得了WBA126磅羽量级世界正规拳王金腰带。此外,需要注意的一点是,因为职业拳击的基础度量衡是英制,使用磅数来规定选手的级别,盎司来衡量拳套的重量和大小,但是在换算成公制后,四大组织在公制的换算上,是有微小的区别的。比如118磅这个级别,WBA换算后是53.42公斤,而WBO则规定是53.52公斤;135磅这个级别,WBA是61.23公斤而WBO则是61.24公斤。200磅这个级别也是这样,WBA是90.72公斤,而WBO是90.71公斤。四大组织中目前影响最大,也最奇葩的是WBC。该组织每个级别的英制换算到公制,都换算到了小数点后3位。比如200磅次重量级冠军,要求在90.719公斤以下、79.379公斤以上……徐灿所在的级别126磅是57.153公斤。当然,实际在比赛操作中,很少有秤能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,所以这个所谓的精确不具有可操作性。如果两个组织打统一战会怎么办?这主要看推广人的意愿,一般目前来说,WBC在认证上更为强势,所以都会以WBC的规则为主,场裁都是WBC说了算。不过到了美国地面上,经常是各个州的运动委员会说了算,WBC也要靠边站。回到最开始,徐灿的所谓“次最轻量级”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有人说是因为以前业余拳击这么分类,所以转播就这么写了。但是2013年6月1日之后,AIBA的所有级别称谓也向职业拳击靠拢。业余奥运拳击也用羽量级、雏量级这样的叫法,不过AIBA的级别重量和职业拳击的并不一样,业余拳击的级别普遍比职业拳击要重一些。比如在AIBA,最小的级别52公斤也叫FLYWEIGHT蝇量级,比职业拳击的50.8公斤要重。AIBA目前取消了雏量级,然后直接就跳到了57公斤羽量级;随后是63公斤级轻量级,这两个级别和职业拳击差不多,仅轻100多克。次中量级WELTERWEIGHT在AIBA是69公斤级,比职业拳击意义上的次中147磅66.68公斤要重了2公斤以上,和超次中(WBC/WBA)或者轻中量级(WBO/IBF)一样。下面是75公斤级中量级,这个也比职业拳击分类的160磅(72.58公斤)要重。81公斤级轻重量级,也比职业拳击的175磅(79.38公斤)要重。业余拳击的91公斤的次重和91公斤以上重量级,和职业拳击差不多,仅重200克。分清不同组织的叫法和级别差异,有利于理解业余和职业拳击的区别。至于“次最轻量级这种加了“次”和“最”两个定语的拗口翻译法,不利于中国职业拳击的普及和传播,应该归于进历史了。
更多文章
友情链接